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 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 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变,是由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A错;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2=12%,B错;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4%+32%×1/2=20%,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1%+15%×1/2=8.5%,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C错;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本改编)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0%,aa个体占1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增大,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查看答案

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的特征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突变产生抗药性,在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查看答案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