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8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

(8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l07

6.00×lO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l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Ⅰ.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    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Ⅲ.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                  

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1) 2.48×1011  (2) 3.2%  (3)次生演替 (4)I. 标志重捕 Ⅱ. 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Ⅲ. 检验或修正 【解析】 试题分析:(1)A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C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2.48×1011,(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107÷7.50×108×100%=3.2%;(3)原有植被虽因火灾毁灭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在这个地方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类型;(4)田鼠的运动能力较强,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由λ不变,可知符合J型增长曲线,所处的环境应是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应检验或修正。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然后在              中加工。

(2)实验一: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           ,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         刺激消化腺分泌。

(3)实验二:分别培养实脸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查看答案

(9分)下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为_   ___g/L。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          ,此过程属于        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___    _;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__     __调节。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      增加,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平衡。

(3)研究表明,I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免疫系统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造成胰岛B细胞受损,此疾病属于免疫异常中的__     __病。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X的含量___    _,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             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

 

查看答案

(10分)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方向移动。如下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_。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________N2

 

查看答案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