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0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1)阶段I和III大豆种子...

、(10分)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1)阶段I和III大豆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I中,水进入种子胚细胞的穿(跨)膜运输方式为          。阶段III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2)阶段II期间,大豆种子胚细胞合成的         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阶段III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           分布不均,使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         

(3)若测得阶段II种子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2分)

(4)大豆幼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和ATP含量的变化分别为                    。大田种植大豆时,“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以增加产量。

 

⑴自由水   结合水  ⑵赤霉素   生长素   抑制  ⑶6:1  ⑷升高   升高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试题分析:⑴水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自由水。⑵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打破种子休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使近地侧的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故根向地生长。⑶在有氧呼吸中,1个葡萄糖~6O2~6CO2,在无氧呼吸中1个葡萄糖~2CO2,氧气为1时,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1,二氧化碳的总量是3,说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1÷1/6=6:1。⑷突然停止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C3的还原不变,导致C5含量增加;同时光照条件没有变化,因此ATP得含量增加。大田中,“正其行,通其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来提高光合作用产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中的物质变化、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无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先出现次生演替,后出现初生演替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

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B.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与群落的演替无关

C.当P/R接近或等于1,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D.P/R 比率可以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D. 从t1到t2,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相同的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