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9分)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

(9分)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满分5 manfen5.com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⑶称为               .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则除b点外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甲图中共有    个突触。

(3)图乙中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        部分。

(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原因是                               

(5)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分泌,并通过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该过程属于细胞的              功能。

(6)突触后膜上的       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1)神经中枢 (2)a、c、d、e    3 (3)树突或胞体 (4)双向的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5)外排 (6)特异性受体  【解析】(1)根据图甲中①与突触前膜相连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 (2)若刺激图甲中b点,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则除b点外图中a、c、d、e能产生兴奋。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3个。 (3)图乙中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部分。 (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5)神经递质形成时,高尔基体对其进行包装加工,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6)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6分)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

满分5 manfen5.com

(1)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B液与A液和C液的最主要区别是                             

(2)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激素Y的名称是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查看答案

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生长素只能促进植株的生长

C.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查看答案

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常用剪去顶芽的技术来扩大树冠,提高产量,其目的是

A. 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B. 减少呼吸作用

C. 促进植物多开花                           D. 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查看答案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②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③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④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