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故A正确。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故B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的与突触后膜结合,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故C正确。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电位表现内负外正;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内正外负;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使移植的器官长期存留,病人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该药物的作用是

A.激活免疫系统                                                    B.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

C.抑制术后感染                                                   D.保证植入器官的血液供应

 

查看答案

(5分)下图表示在锥形瓶嚼舌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曲线⑤是空白对照组,其余曲线分别代表每24 h、12 h、3 h换一次培养液以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它们依次是________(填曲线标号)。

(2)该图表明: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增长率______。

(3)造成曲线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变成________型曲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课外小组的同学对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中的豚草及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满分5 manfen5.com

(1)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2)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

(3)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5)如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龙葵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满分5 manfen5.com

种名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曼陀罗

3.0

2.1

1.1

0.3

0.1

龙葵

3.0

2.0

0.4

0

0

灰绿藜

3.2

2.8

1.7

1.3

0.6

 

 

 

 

 

 

 

 

(6)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6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⑴请分别说出字母所代表的成分,

B:               

C:                

D:                

⑵图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是:                            

⑶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⑷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草原生态系统,则在被大火烧过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查看答案

(9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满分5 manfen5.com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号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能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                                                  有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