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Q,则在形成精...

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Q,则在形成精原细胞的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分别是(      )

A.Q、P         B.2Q、2P         C.Q/2、P/2        D.Q、2P

 

B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DNA已经经过一次复制和一次细胞分裂,而染色体的着丝点也分裂了,那么细胞中DNA含量为P,染色体数Q,则体细胞中的DNA应该为P,染色体为Q。而形成精原细胞是进行有丝分裂的,那么有丝分裂后期DNA和染色体数都应为体细胞的2倍。所以该题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精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分别是(      )

A.4、0、4       B.2、4、8       C.2、4、4      D.4、8、8

 

查看答案

公马有64条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来自此公马亲代的哪一方?(      )

A.父方一半、母方一半       B.父方  

C.母方                        D.父母双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查看答案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        B.4∶4∶1         C.3∶5∶1          D.1∶2∶1

 

查看答案

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

B.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C.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褐色,1/4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