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 + L-天冬酰胺酶 + 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
生长状态 |
L-天冬酰胺含量 |
|
培养液 |
细胞内 |
||
实验组 |
① |
缺乏 |
缺乏 |
对照组 |
正常 |
缺乏 |
正常 |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 特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 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8分)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 (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 。
(3)光合作用的产物三碳糖,是合成其他有机物的原料,在叶绿体外合成的有机物是( )
A、淀粉 B、蔗糖 C、蛋白质 D、脂质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2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卡尔文循环生成的三碳糖磷酸大多数离开卡尔文循 环,少数参与RuBP的再生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大的净光合速率
C.25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各自的光合速率大于其细胞呼吸速率
D.从开始到第10min期间,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总量A植物大于B植物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巴氏小体不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
B. 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3个巴氏小体
C. 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Y
D. 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个体杂交,产生一只XAXaY的幼体,是由于其父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chlL基因是蓝藻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了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缺失chlL基因的蓝藻细胞。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对此技术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②过程共形成2个磷酸二酯键
B.①②过程都需要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该项技术操作成功的标志是目的基因的表达
D.红霉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用于筛选含有chlL基因的受体细胞
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下,培育试管苗、试管牛能保持母本的全部性状
B.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时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饲养层,能培育出供移植的组织器官
C.胚胎干细胞核移植结合基因工程等技术可得到具有新性状的克隆动物
D.在囊胚期植入一个带有染料标记的胚胎干细胞,不可能在幼体的体表出现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