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 )只。
A. 46 B. 25 C. 12 D. 96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甲不生长也不弯曲、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
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左生长
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
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也不弯曲、戊向右生长
一般情况下,侧芽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都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由此可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 ( )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摘心促进侧芽发育
C.无子番茄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家蝇幼虫体内有一种抗肿瘤蛋白,科学家发现此蛋白质具有抗癌的奇特疗效,它能对肿瘤产生特异性的抑制,并能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英国皇家医学会已经将此蛋白质列为21世纪首选抗癌药物。下图所示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这种蛋白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的名称为____ ,其作用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____ 并________ 。
(2)在进行导入过程时,通常用____ 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处于 ,然后再将B溶于缓冲液中与受体细胞混合。
(3)经检测抗肿瘤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但并未检测出抗肿瘤蛋白mRNA,其原因最可能是基因表达载体上目的基因首端未加入 。经修改后,为检测是否翻译出抗肿瘤蛋白,需从大肠杆菌中提取蛋白质,用 进行分子杂交,若有____ 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表达。
(4)也可以通过构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方法来生产抗肿瘤蛋白,其大致过程为将目的基因与含有____ 等调控组件的载体重组在一起,通过 导入哺乳动物的____ 中,体外培养至早期胚胎,经过____ 的方法,技术送入母体内,使其生长发育成转基因动物,最后从该动物的____ 中提取抗肿瘤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