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

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定向提取生物的DNA分子

B、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可以通过限制酶定向地提取生物的DNA分子,但不是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A错误。基因工程可以通过限制酶定向地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但也不是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B错误。基因工程可以通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剪切和连接,也就是改造,C错误。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DNA分子进行剪切和连接之后达到对生物现在的改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查看答案

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将___________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淋巴细胞,其中至少1个淋巴细胞能产生抗该抗原的抗体。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的细胞工程技术手段。动物细胞培养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分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处理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4)鼠源杂交瘤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图示过程是根据预期的___________设计___________ 最终必须对_____进行操作。

 

查看答案

根据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的活动,甲DNA分子、乙DNA分子被EcoRI酶切后,即可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绿色硬纸板(甲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ATAGCATGCTATCCATGAATTCGGCATAC……

……TATCGTACGATAGGTACTTAAGCCGTATG……

红色硬纸板(乙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TCCTAGAATTCTCGGTATGAATTCCATAC……

……AGGATCTTAAGAGCCATACTTAAGGTATG……

其中,           DNA分子含有“目的基因”,           DNA分子是“质粒”。

(2)用剪刀代表进行切割。酶切位点在         (a处还是b处),此化学键称              

(3)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断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

                ,EcoRI属于            酶。

(4)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是常用方法,基因文库实际上就是指导入了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的             的群体。按照其中所含基因的量又可分为        文库和              文库。

 

查看答案

2n/4n 嵌合体胚胎是指用四倍体 (4n )胚胎与二倍体胚胎(2n )或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进行聚合,形成由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2n/4n 嵌合体胚胎的构建常用方法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受精卵是胚胎发育的开端,图中的卵细胞达到                         时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而精子需经过                   过程才能和卵细胞结合。

(2)2N的ES细胞来自胚胎发育过程的            期,本实验中从功能上说明了该细胞         

(3)2n/4n 嵌合体胚胎的构建用到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主要有:                      

(4)ES细胞经嵌合体方法培育的动物与核移植方法培育的动物相比,遗传物质来源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查看答案

基因工程相关。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注: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1)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        ,理由是: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               。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用数字表示)。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