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阻止钠离子内流。如右图所示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给A处适当的刺激,图中膜外的ab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势差)Uab随时间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 A液减少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组织胺、淋巴因子、淋巴细胞
B. H2O2酶、抗体、激素、H2O
C. 葡萄糖、Ca2+、载体
D. Na+、HPO42-、乙酰胆碱、氨基酸
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右图为渗透作用装置图,开始时如图一,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一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二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右面是科学家所做一个生物学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的24Na+量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B.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消耗ATP
C.“某药物”的作用不可能是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