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
D.“试管婴儿”实质上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产物,但无法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
下列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的是
①动物细胞培养 ②动物细胞融合 ③生产单克隆抗体 ④胚胎移植
A.①④ B.②③ C.② D.②④
下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中,且溶液中的渗透压应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B.过程④⑤⑥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
C. 过程②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D.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不具有可育性
下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
A.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B.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上图所示过程
D.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每空2分,共14分)已知鸭的羽色受二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与R、r控制:有B才能合成黑色素;R促进B在羽毛中的表达,r抑制B在羽毛中的表达,R、r均不影响鸭的喙色。现有羽色均为白色的连城白鸭和白改鸭两个肉鸭纯种,它们的性状表现如下表所示,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现有的连城白鸭的基因型为_ ___;F2中非白羽(黑羽和灰羽):白羽≈_____ ____,F2出现有不同于亲本表现的黑羽,这种变异来源于________ ______。
(2)研究表明基因R存在剂量效应:即在有B基因的前提下,有一个R基因表现为灰色,有两个R基因表现为黑色。为了验证该说法,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让F1灰羽鸭与亲本中的 进行杂交,观察统计杂交结果,并计算比例。
结果预测:
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______。
(3)上图中的F2中,非白羽鸭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白羽鸭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______ ____。
哺乳动物越冬时,褐色脂肪组织在维持体温恒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研究人员以雄性布氏田鼠为实验材料展开相关研究。实验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项目 |
对照 |
冷处理1d |
冷处理4周 |
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mg) |
3.5 |
5.3 |
10.4 |
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血清) |
0.57 |
1.00 |
1.48 |
请回答:
(1)褐色脂肪组织细胞主要通过脂肪氧化分解产热。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能够释放更 的热能以维持体温。
(2)实验过程中,随冷处理时间的延长,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 。其生理意义是:线粒体是 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的 增多,促使产热增多。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有人推测雄性布氏田鼠在寒冷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是:田鼠处于寒冷环境中,在神经调节下,由 释放的 增多,进而导致 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作用于脂肪组织细胞,最终产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