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变化”的实验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从培养...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变化”的实验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从培养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对培养瓶进行震荡

B.培养用具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而培养液则不需要灭菌

C.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D.镜检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培养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对培养瓶进行震荡摇匀,否则计数出现偏差,故A正确。培养液也需要灭菌的,故B错误。便于计数后期培养液浓度高应稀释,故C正确。使用显微镜应先低倍再高倍,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知识点,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故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反应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C.③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有特异性,处理后形成抗原多肽

D.物质④是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查看答案

注射某种病原体产物(疫苗)后,人体内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正常的效应B细胞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或结构是

A.核孔复合体               B.酶-底物复合物

C.抗原-MHC复合体        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体液免疫

B.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在细胞表面呈递出来

D.致敏前的B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分子

 

查看答案

为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对实验组小鼠正确的注射顺序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查看答案

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C.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若某种毒素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则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