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 染色质 B.核仁 C.核被膜 D.核...

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 染色质           B.核仁            C.核被膜        D.核孔

 

B 【解析】 试题分析:核仁与核糖体的亚单位形成有关;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DNA聚合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丙酮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葡萄糖

 

查看答案

(8分)某城市建立人工湿地,形成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对生活和工业污水(主要含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

(1)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生态学家在人工湿地中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有效地控制藻类水华的大爆发,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2)微生物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产生     ,有利于藻类等植物的光合作用。苯酚是水体中常含的工业有毒污染物,研究人员要从池泥中分离出能降解苯酚的细菌菌株,则应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      作为唯一碳源。

(3)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善人工湿地的碳循环图解(请直接在答题卷的图上作答)(3分)。

 

查看答案

(8分)图甲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某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放大后如图乙),其结构和功能与神经突触类似。请据图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给C处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兴奋,引起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A处的神经元产生兴奋。神经冲动由C→A的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的具体过程是   

(2)图甲中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3)图乙中①的形成主要与    (细胞器)有关,①中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4)下列关于图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体现的是突触联系,突触由②③④构成

B.③内的液体为组织液,构成了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液体环境

C.①中的物质释放并使④兴奋时,兴奋处的膜外为正电位

D.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有利于接受①中的物质

 

查看答案

(5分)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实验设计②号试管有作用是     

(2)在实验过程中,①号试管中溶液发生的变化是      ,其原因是     

(3)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玻璃管释放气泡速率的变化?     

(4)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可在原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如何改动?     

 

查看答案

(10分)小麦有大、小穗和抗虫、不抗虫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独立遗传,现有两组杂交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小穗

不抗虫

小穗

抗虫

大穗

不抗虫

大穗

抗虫

1

大穗不抗虫(甲)×小穗不抗虫

753

251

762

248

2

大穗不抗虫(乙)×小穗抗虫

0

0

1508

1529

(1)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2)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出现小穗抗虫和大穗抗虫植株的原因是     

(3)杂交组合1的子代中,大穗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是     

(4)若要利用亲本中的小麦品种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大穗抗虫小麦,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      自交。

(5)已知题中所给杂交组合1、2的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的子一代中所有个体全部存活,则子一代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