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

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可见细胞的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 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生长。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较为简便的筛选方法是                                。(2分)

(2)若a、b表示两种植物体的细胞,则采用化学法形成c时,一般是用         作为诱导剂。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         ,这种育种方法的优 点是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则d细胞的特点是            。(2分)

用特定的           以获得d细胞,再经                          ,然后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4)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用箭头把代表各图解的字母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连接起来,顺序是                              。(2分)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大于8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 (2)PEG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克服了不同生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定的抗体   选择培养基  克隆化培养  抗体检测 (4)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在大于800lx的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中含rr或hh的不能生长,因此应在大于800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2)诱导融合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由d细胞形成杂种植株的原理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育种的优 点是克服了不同生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杂交瘤细胞具有无限繁殖的能力,又能产生单一抗体。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以获得d细胞,再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然后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4)根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动物细胞融合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及能从图示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填字母),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图中的         (填字母)来表示,图 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                            的能量。

(2)蚕同化的能量D=              (填字母),正常情况下D∕C的比值          (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10%。将蚕沙 (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3)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          ,从而提高能量的      

 

查看答案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                         功能。

(2)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              可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               免疫。

(3)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                                 。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                        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4)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            和清除功能。

(5)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被特异性CD4受体修饰的成熟红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某正常夫妻生下的一个血友病男孩,不幸在一次意外中大量失血死亡。该夫妻想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再生一个健康孩子。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他们解决有关问题:

(1)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             ,并通过培养发育为___________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2)人类精子是 在                 (器官)内形成的,从             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减退,而女性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                 (时期)完成的,这是精子和卵子发生上的重要区别。

(3)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            处理,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便检查                             

(4)人的体外受精胚胎,在8-16个细胞阶段可以取出向受体移植,也可以            

(5)你建议这对夫妇选择      性胎儿,这需要在胚胎移植前取1-2个细胞观察      或做DNA分析来做性别鉴定

 

查看答案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查看答案

已知某双链DNA片断的一条链上,A与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n,则此DNA片断中G所占比例为(  )

A.(l-m-n)/2                                 B.l-m-n                               C.(m+n)/2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