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

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满分5 manfen5.com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活性

金属离子

浓度(mmol/L)

相对活性(%)

草鱼

满分5 manfen5.com

鳝鱼

Na

30

100.83

101.47

96.03

Zn2

1

112.38

116.06

158.13

Ca2

5

65.21

96.18

88.18

A.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B.将宰杀后的满分5 manfen5.com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

C.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

D.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

 

A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最适温度之前,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但是超过最适温度后,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A错误;图中可以看出,37℃是鱼ACP的最适宜温度,因此此温度条件下肌苷酸分解最快,鲜味很快会下降,B错误;表格中可以看出,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相对活性降低到65.21%,C正确;在适宜浓度的Zn2+溶液中,ACP的相对活性都有所升高,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酶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B.在电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可以看到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等结构

C.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真核细胞的核膜上附着多种酶,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

为研究和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采用溶剂提取红枣中部分红色素,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温度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下列分析较合理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的自变量为红枣生长的不同温度

B.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生成的影响

C. 红色素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

D.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

 

查看答案

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或沉淀),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混合液中蛋白质析出的种类和总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

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

析出的蛋白质

15~20

23~30

25~35

38~40

甲蛋白

乙蛋白

丙蛋白

丁蛋白

请据表回答:

(1)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2)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                   。

(3)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       (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原因是                  

 

查看答案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储藏物不断代谢变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中I、II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        ,两管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I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II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请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2)在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必须先制备已知浓度的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其进行        

(3)下图表示在a、b、c三种食盐浓度中,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①该实验是将实验材料分成       ,在适宜的条件下,用图中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制作泡菜。

②从图中可知,用          浓度的食盐制作泡菜比较适合,但要在发酵时间达      天以后才适宜食用。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癌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