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A 【解析】 试题分析: 血红蛋白、呼吸酶、解旋酶在细胞内液起作用,而内环境是细胞外液,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

 

查看答案

有甲、乙两个各项指标都相似的、稳定的淡水湖泊。若干年后乙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水华”频现,甲湖泊仍正常。管理部门对乙湖使用广谱性杀灭剂扑草净(能抑制光合作用)来消灭水华,结果导致该湖泊的沉水植物大量死亡。为研究沉水植物死亡的原因,某同学用金鱼藻(一种沉水植物)做了如下两组模拟实验。

实验1

编号

实验条件

成活率(%)

生长状况

1

甲湖水样+甲湖底泥

100

健康良好

2

甲湖水样+乙湖底泥

100

健康良好

3

乙湖水样+乙湖底泥

100

健康良好

4

乙湖水样+甲湖底泥

100

健康良好

实验2

编号

扑草净浓度g/m3

成活率(%)

生长状况

1

0.00

100

健康良好

2

0.10

90

轻微死亡

3

0.20

75

轻微死亡

4

0.30

45

中度死亡

5

0.40

15

绝大部分死亡

6

0.50

0

完全死亡

(1)实验1的结果说明:乙现有环境条件(水样和底泥的农药残留)不会对实验植物的生长构成显著的不利影响,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         ,无关变量是________。

(3)乙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含_________两种无机盐超标,“水华”生物主要是蓝藻,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用有、无作答)叶绿体,与沉水植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4)请据实验2的结果,用坐标曲线表示成活率与扑草净浓度的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人体内苯丙氨酸代谢途径示意图。

(1)其中各种酶都是由相应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合成的,这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为:___________。若决定酶①的基因发生突变,对上述其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2)上图是一个尿黑酸症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①该缺陷基因是_________性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如果Ⅲ8同时还患有白化病(两病独立遗传),那么Ⅱ3和Ⅱ4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

③尿黑酸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则Ⅲ9(为外家族成员)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Ⅲ8与Ⅲ9再生一患该病的小孩的概率是(仅考虑尿黑酸症)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红树林周边的咸水鸭(以人工饲料和天然蟹、小鱼、小虾为食)养殖户剧增,团水虱爆发,导致红树林生态趋于崩馈。团水虱的重要天敌——螃蟹和鱼虾,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为食,能在红树上钻孔凿穴而居,使红树容易倒下死亡。

(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以上信息说明团水虱爆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树林生态系统被破坏是因为违背了生态工程建设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原理。

(4)写出含有团水虱的一条食物链。

(5)该生态系统能量由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向大体分为四个途径:a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分解;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未被该生态系统自身利用

②上图中,从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③提高人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下图是对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研究的实验结果。图中a、b、c代表温度,且a>b>c; Ⅰ、Ⅱ、Ⅲ代表CO2浓度,且Ⅰ>Ⅱ>Ⅲ。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2)a、b、c中,一定超过了最适温度的是_________;Ⅰ>Ⅱ>Ⅲ中,最接近最适CO2浓度的是_________。

(3)上图中,曲线反映了该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真光合作用或净光合作用)强度。判断的理由的_______________。如果要判断在CO2浓度为Ⅱ、光照强度为P、温度为a的条件下,该植物白天是否能够生长,还需要获得怎样的实验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探究在温度为b时,该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适宜CO2浓度,还需要保持_______相同且适宜,并在适当范围内设置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