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10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

(10分)学校生物实验室有一批存量淀粉酶制剂,因保留时间较长,估计已失去活性。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2)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               

(3)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4)                                                                  

(5)                                                                    

(五)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B1

B2

结论

第一种可能

 

 

 

第二种可能

 

 

 

第三种可能

 

 

 

(六)实验指导老师在阅读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后,认为存量酶制剂失活的推断可以成立,存量酶制剂有活性的推断存在瑕疵,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                         

 

(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四)(2)等量的存量淀粉酶制剂 (4)向试管A1、B1中加入等量碘液,向试管A2、B2中加入等量新制的斐林试剂 (5)将试管A2、B2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 (五)(每种可能2分,共6分) B1 B2 结论 第一种可能 蓝色 无砖红色沉淀 该存量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 第二种可能 蓝色 有砖红色沉淀 该存量淀粉酶制剂保留部分活性 第三种可能 褐色 有砖红色沉淀 该存量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六)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可能存在差异;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效率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四)(2)根据题意,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淀粉酶的种类不同,故B烧杯应加入等量的存量淀粉酶制剂。(4)在检验酶活性的高低时,可以通过检测底物的分解量也可能检测产物的生成量,故可以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量或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的生成量。(5)由于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故加入斐林试剂的试管需水浴加热然后才能观察颜色变化。 (五)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理解实验过程中反应的发生以及实验的检测手段。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非还原糖淀粉分解成还原糖,淀粉可以用碘液检测,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检测到还原糖存在,说明反应发生了,即酶有活性;检测到淀粉存在,说明反应未发生或反应不完全,分别对应于酶完全失活或保留部分活性。故将出现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蓝色无砖红色沉淀该存量淀粉酶制剂完全失活;第二种可能蓝色有砖红色沉淀该存量淀粉酶制剂保留部分活性;第三种可能褐色有砖红色沉淀该存量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六)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的浓度可能存在差异;没有考虑到存量酶制剂与唾液淀粉酶在催化效率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对同一植株来说,如果是芽,则a点右移

B.对同一植株来说,如果是茎,则a点左移

C.该图能够反映生长素对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将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根向重力性生长,是因为根的背地侧和向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分别为b和c

 

查看答案

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之后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肺炎双球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

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

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

 

查看答案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查看答案

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