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反映出生物群落随着时间而发生_______演替的情况。

(2)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如果图中植物能提供2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鹰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这一角度分析,该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4)若该生态系统作为天然牧场进行放牧,为提高产量可采用机械、化学或生物防治等手段防治鼠和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生态系统有一物种濒临灭绝,则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物种的根本措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次生 (2)20KJ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调整生态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5)可改善该物种生存环境,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解析】 试题分析:⑴在原有生物的基础上出现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⑵若想要鹰获得的能量最低,则应该保证鹰处在最高营养级且实物量最长、传递效率最短,据图可知鹰最高营养级是第四营养级,因此获得的能量最少是:20000×10%×10%×10%=20KJ。⑶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⑷农田除草、害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的部分。⑸根据“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适当增加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以增加生物的数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能量流动的特点、计算和意义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忍受程度,这些鱼中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或全球分布的分别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1、2、3       B、5、3、4

C、3、4、2       D、2、1、5

 

查看答案

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多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在18℃(a)和25℃(b)的池水中,水蚤的出生、死亡和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的出生数和死亡数均为实际数量的两倍。下列有关水蚤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a)表明出生数越大,种群数量也越大,反之,就越小

B.图(b)表明决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死亡数

C.在25℃环境中,当种群密度增加时,首先出生率受影响,再引起死亡率增加

D.18℃的水温有利于水蚤更早进入快速增长期

 

查看答案

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

A.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B.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

C.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D.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查看答案

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用糖后的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mg/dL)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

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

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