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2294981\QQ\WinTemp\RichOle\WI0FYBMGK6}H2%$6HDGFF}F.jpg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C、H、O、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受体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查看答案

现有氨基酸1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102个,羧基为101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是

A.101                   B.102                    C.103                    D.104

 

查看答案

(6分)下图甲是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B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⑵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⑶某同学用图乙装置,将灯缓慢移近广口瓶,并记录不同距离时,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发现:观察测量指标的变化不明显。请你根据该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之处,简述正确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查看答案

(10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I~V 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过程IV、V发生的场所分别是            

⑵上述I-V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              

⑶较强光照下,I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           

⑷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             ;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