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右图表示有关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中的信息,指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右图表示有关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中的信息,指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约为流入螳螂能量的25~100倍    

B.图中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D.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图中所有生物和光能、CO2、H20、N2

 

A 【解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0.1-0.2,能量从植物,蝉到螳螂,经过两个营养级,螳螂固定能量为1,需要植物最少1÷0.2÷0.2=25,最多1÷0.1÷0.1=100,所以A正确。B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初级消费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细菌不在捕食链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碳元素在①②③④过程中传递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

B.该图也可以表示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

C.图中②过程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

D.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生物完成图中①过程

 

查看答案

右图表示某草地上草、虫、鸟三类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丙依次是鸟、虫、草  

       B.a点时丙数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b点时丙的下降主要是天敌的减少   

       D.生态系统崩溃的原因最可能是鸟类的锐减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B.种群数量增加至K值时,其种群的出生率为零                                         

C.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查看答案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查看答案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