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6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

(6分)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距地1.5米的光强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至少说出两个原因)。

(3)下图方框表示被调查地点的生态系统,用箭头画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模型。(2分)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     C    (2)土壤深浅度,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     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     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    (3)画出输入(光能)、输出(呼吸释放的热能)、系统内的流动(生产者到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到分解者)(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8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 – i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

(2)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使用价值。

(3)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kJ,那么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__。

(4)图中分解者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将生物组织内的碳返回大气中。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          形式进行传递。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               ______的特点。

 

查看答案

(8分)下图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增长曲线是______(填a或b)。

(2)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填a或b),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B.基因表达载体主要由启动子、终止密码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组成

  C.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

  D.不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有所差别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物质和能量经过往复循环的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

D.生产环节的增多、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