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I.(每空1分,共8分)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I.(每空1分,共8分)下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当由于①使血糖含量上升时,A____的分泌会增加,通过促进合成___       _,以及转化成非糖物质等途径,使血糖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当由于②使血糖含量降低时,B          的分泌增加,主要通过促进____,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

   (2)A的增加会③    B的分泌,B的分泌增加会④____ A的分泌,从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3)在血糖平衡调节中,与B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

   (4)糖尿病痛人会出现高血糖和糖尿,其根本原因在于患者             

II.(每空2分,共12分)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园子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英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CO2和释放CO2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光照强度再增强,             

   (2)光照强度为a对,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CO2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a,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____?为什么____

   (3)妇果将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盐线,b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____,为什么____

 

I(1)胰岛素  糖元(肝糖元和肌糖元)  胰高血糖素  肝糖元分解    (2)抑制  促进    (3)肾上腺素    (4)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II(1)最高,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2)不能。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水泵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所需的光照强度比较松树低。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有关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等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高尔基体所起的作用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如折叠,组装,加糖基团等

  C.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可表示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

  D.载体蛋白,消化酶,抗体,各种激素都是分泌蛋白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土壤中的氨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

      B.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转化成氨气

      C.植物只能利用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而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

      D.生物固氮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

右图所示中A、B两曲线分别表示一种C3植物和一种C4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中CO2浓度的关系(其他条件相同)。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A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将随CO2浓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

       B.B植物在较低CO2浓度时比A植物具有生长优势

       C.CO2浓度为n时,A、B两植物光合速率相等

       D.m点之前,限制两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中,可以作为鉴定某种植物为C4植物的特点是                                     (    )

       A.维管柬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B.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C.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                       D.围绕维管束的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

 

查看答案

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

       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                           D.上升;下降:下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