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期中14%的人搞农业,24...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期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文革时期

 

C 【解析】 从“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这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从“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综上,这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故选C;五四运动时期、大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排除AB;文革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并且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现象,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孙中山、陈独秀 D.康有为、孙中山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行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可见康有为 ( )

A. 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B. 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C. 注重言行一致    D. 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

 

查看答案

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l~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

A.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

C.轮船招商局在广播上做广告

D.公司职员坐公共汽车上班

 

查看答案

1883年,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德律风……系泰西新创之器……诸般讲话,远近皆可传声,其极远者可至数千里之外。”这反映了

A.报纸成为商业广告的主要媒体

B.上海的社会生活方式开始西化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申报》以宣传西方文化为主

 

查看答案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