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礼记》记载周人饮食生活状况:“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豆,古人盛食器具),诸公十有六...

《礼记》记载周人饮食生活状况:“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豆,古人盛食器具),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上述材料反映周朝

①饮食礼俗体现贵贱有序

②饮食之礼加强宗族团结

③开始形成一定饮食礼俗

④“豆”是当时王位的象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人饮食生活礼俗体现了贵贱有序的等级制度,故①正确。周朝通过饮食之礼,调和了宗族内部纷争,有利于加强宗族团结,②正确。③错在“开始”,且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周朝开始形成一定饮食礼俗,故错误。“豆”是古人盛食器具,“鼎”是王位的象征,④错误。故排除BCD,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朝为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 B.周王朝形成了君主专制政体

C.周王朝形成了中央集权体制 D.商周王朝分封制没有区别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查看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帕罗椰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1)公民大会的职责是什么?

帕罗椰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罗椰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罗椰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2)帕罗椰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椰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椰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罗椰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罗椰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3)民众法庭的性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民众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会投票判苏格拉底死刑吗?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