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部分立法,回答问题。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税收征收...

阅读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部分立法,回答问题。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税收征收管理法》

1993年1月起施行

规定税种、税率、税金的计算和征纳。

《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3年9月颁布

对经营活动中,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或可能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制裁。

《劳动法》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对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价格法》

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规定经营者自由定价的基本原则、价格主管机关的职责、价格的总水平控制等内容。

《合同法》

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终止,违反合同的责任及各类有名合同等问题。

 

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材料中的经济立法。

 

评述: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经济立法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管理秩序、加强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经济立法的出台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评述:据材料“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部分立法”结合所学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经济立法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管理秩序、加强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经济立法的出台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抉其大量余资,与新式机械,在通商口岸渲染了些资本主义的色彩。……迨欧战爆发,列强无暇东顾,因此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乘机抬头,使中国渲染了很浓的资本主义化的色彩。……于是农村中的劳动力,初则剩余的劳动者都涌到城市里去了,继则农村中的青年劳动力,即是生产的中坚份子羡慕着都市的繁荣,投身工业的比较能够多得些工资,也都向都市中乱涌,向资本家出卖其劳动力,终则以农村衰落,而建筑于农村上的工业,日形没落,……因此,从农村涌到都市的劳动者,都成了可怜的失业之群。所以农村劳动力胡乱的拥进都市,一方面,使农村中失却生产的中坚份子一一青年劳动力,而另一方面产生了大批的失业之群,这当然是人口变动的变态。

        一一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镇迁移人口的演变

期间

迁出入

农村(县)

市、镇

农村迁向市镇人口

万人

%

万人

%

万人

%

1982—1987

迁出

2076.02

67.99

977.24

32.00

1545.19

74.43

迁入

721.50

23.63

2331.69

76.37

1985—1990

迁出

2310.11

62.48

1279.00

37.52

1671.82

78.48

迁入

590.47

17.30

2822.29

82.70

1990—1995

迁出

1985.55

59.75

1337.43

40.25

1194.71

60.17

迁入

948.55

28.56

2374.02

71.44

1995—2000

迁出

7316.24

58.70

5148.17

41.30

55065.50

68.96

迁入

1710.94

11.85

12728.14

88.15

 

——据1987年、1990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材料三:有学者在研究“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结论:中华文明转型路径的独创性,首先表现在广大中国农民成为现代化的强大的内在动力,而其前提则是他们必须成为这一转型的主要得益者。

    ——摘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农村人口迁移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⑵结合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迁居城市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从原因上分析中国近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的迁移有何本质的不同。

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建国以来农民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查看答案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

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查看答案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南优2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银河一号”研制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

D.“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查看答案

中国的某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实验说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经决心通过她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对此,陈毅元帅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

A.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牛胰岛素的研制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 D.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