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爆发使新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符合“岔路”一词的含义,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改变,与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改变,与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无关;D选项错误,继承胡适的初衷与“岔路”一词含义相反。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查看答案

曾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1835220—1911920日)曾说:简单说来,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运动,其目标是使中国强盛起来,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象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这个运动应当是( )

A.义和团运动 B.禁烟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D.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查看答案

中世纪的西方人信仰上帝,明清时代的中国人推崇理学,这两种信仰的相似之处在于

A.都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都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

C.都属于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查看答案

中国书法到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图所示。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馆阁体体现了文人的个性

B.馆阁体反映了文人受压抑的社会现实

C.馆阁体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特点

D.馆阁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