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7年《女子世界》第6期刊载了《女子蚕业学校校歌》:“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

1907年《女子世界》第6期刊载了《女子蚕业学校校歌》:“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蚕始祖溯源西陵。女子蚕业学校成,振兴实业之先声。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败在竞争。”歌词直接反映了女子蚕业学校

①重视女子教育    ②倡导发展实业   ③追求文明进步   ④提倡男女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解析】 据材料“……女子蚕业学校成……”可知,女子蚕业学校的成立,表明重视女子教育,①正确;材料“……振兴实业之先声”可知,女子蚕业学校倡导发展实业,②正确;据材料“……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败在竞争”可知,女子蚕业学校宣传优胜劣败的竞争意识,追求文明进步,③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男女平等”,④错误;故选A;B、C、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时间
 

内容
 

1862年
 

创办北京同文馆(外语)
 

1863年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年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7年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72—1875年
 

派遣留美学生120人,学习自然科学(声光化电算法及制器)
 

1887年
 

创办天津电报学堂(科技)
 

 

①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          ②重点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

③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④使西学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主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秩序。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他者的崛起”。第三次权力转移对国际秩序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冲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B. 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促进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直接导致人口爆炸、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恩格斯提出“随着被压迫阶级……作为独立的党派结合起来,选举自己的代表,而不是选举资本家的代表”“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也需要民主的形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肯定无产阶级政党参与资产阶级议会活动 B.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C.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D.否定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学说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对自身进行修复的成果是

A. 知识经济的兴起

B. 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D. 福利国家的形成

 

查看答案

“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

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

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

D.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