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 图一 唐朝政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能够简洁明了地再现历史知识。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朝和美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一:信息: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或三权分立;或分权),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或牵制和监督;或制衡),防止部门集权。说明: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或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或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二:信息:都是三权分立,但权力分割的形式不同(或都体现了分权;或形式上都是分权,但分权的内容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将权力(或宰相权力;或相权)分为决策权、审核权、执行权;美国三权分立体制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答案三:信息:两者体现的本质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或封建主义制度);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或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四:信息:两者分权的目的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通过分权达到加强专制皇权(或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或分权是为了集权);美国三权分立的目的是防止专制的出现(或防止专制权力)。 答案五:信息:两者权力运作方式不同。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集权(或皇权)下的分权,皇帝大权独揽(或具有绝对的权力);美国三权分立是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或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但无绝对权力)。 答案六:信息:两者体现了不同的社会文明(或物质文明)。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农业文明(或农耕文明);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工业文明(或资本主义文明)。 答案七:信息:两者的意义和作用不一样。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确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或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巩固了皇权;美国三权分立防止了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力,但也容易造成三大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扯皮,推卸责任。 答案八:信息:两者对后世影响深远(或两者对东西方世界分别产生了很大影响)。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或以后中国的中央政府格局都以此为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为资产阶级民主提供了新的范例(或模式)。 (学生只要答出八种参考答案如何两种即可,按各自的“信息”和“说明”赋分) 【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反映的是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提取的信息可以是:通过分权防止集权、分权形式、政体本质、分权目的、权力运作方式、体现的不同社会文明、两者的意义和作用和两者对后世影响深远等角度设定论题,然后展开说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二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该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映”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世纪、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大同书”等等中都可以找到根据,这种回应方式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演变,说明“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是

A.欧风美雨 B.西学东渐

C.洋为中用 D.中西合璧

 

查看答案

197811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D.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查看答案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C.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结果,极为稳定而又保守的中国社会,被西方势不可挡的扩张主义弄得四分五裂。材料不能够体现的史观是

A.文明史观 B.全球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