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表明
A. 巴黎和会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B. 新文化运动后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高涨
C. 在中共领导下学生运动的水平得到空前提高
D. 中国革命已经进入到无产阶级革命阶段
1917年5月,陈独秀说,若就“吾国之恢复帝政,垂辫缠足,罢学校,复科举,一切布旧除新之事”。征诸国民,难保“不为多数赞成”。材料可用来说明
A.国人仍有浓厚的封建思想 B.传统文化孕育着巨大价值
C.封建主义已为社会所淘汰 D.民主共和是社会发展潮流
徐中约教授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太平天国也成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灵感之源泉,……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到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超越了太平天国理念的应该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社会主义
严复在甲午战争后翻译出版了英国学者赫胥黎的著作《进化论和伦理学》中《导言》和《本论》两篇,并加入了许多按语和注释,取书名为《天演论》,首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从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把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展现在国人面前.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A.使民众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给近代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武器
D.使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成为社会共识
有学者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后来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它的关键点不是理论的错误,而是解释的不到位.这说明“中体西用”
A.利于富国强兵的实现 B.使中国近代化建设不断深化
C.在实践上具有双重性 D.被地主阶级洋务派刻意歪曲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