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经济学者许涤新提出,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

著名经济学者许涤新提出,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尽管列强在甲午战争前尚未取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利,但到1894年各国在华工厂已超过100家。许涤新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者所采纳。这一观点说明了

A.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

B.中国资本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西方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创新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可知,外国在华工厂的增多就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即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故A正确;B项说法错误,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独立于西方的;没有列强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的信息,材料不能得出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形式不断创新,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国家政权总是力图垄断和控制尽可能多的工业生产部门。不只是皇室和贵族所消费的各种工业品由官府经营、雇匠制造,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如盐、铁等,政府也垄断着生产和流通的去向。这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与西方中世纪经济制度诸多不同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上述特征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

A.经济领域垄断组织的发达 B.中央政权(集权)制度的强大

C.官营手工作坊水平的高超 D.封建制度的不断衰落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猛烈抨击当时道学家们穷理居敬、静坐冥想的现象,指出,“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人应具有“实才实德”,格物要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穷理”。据此分析,颜元

A.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 B.认为格物致知无法穷理

C.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D.主张做学问应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范仲淹有诗句形容当时的农村状况,“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南宋及其后代政客文人也不断引用这首诗,明人顾庆元撰写的《夷白齐诗话》将其收录其中。这句诗反映出

A.农村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B.均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C.农产品的商品化日趋提高 D.地权的转移频繁和私有化加强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相权下移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而是财政、军事两大部门事务增加和职掌的扩大,在行政系统中越来越处于突出的地位,到宋代终于独立出来,形成了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的体制。行政系统权力(行政权)扩大的结果是需要宰相决定的事情只剩下了军国大事、高级官吏任免和突发事件,而这些都需要经过皇帝批准,宰相逐渐变得多余。这一论述指出了

A.三省体制出现的合理性 B.宰相制度产生演变的过程

C.元朝相权专权的必然性 D.明朝中枢机构变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北朝强调军功以抗衡贵族,军功吏治取向成为官僚政治复兴的动力和起点。官僚的考选、考课、学校、法律等制度在北朝都有较大发展。南朝寒人掌握政权其实也是通过军功这一道路。这些措施的出台

A.加剧了此时中国的社会分裂 B.推动了南北方的民族融合

C.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开端 D.加速了门阀士族制度衰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