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为沈今声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这一作品 A.旨在引导农民投身于农业生产 ...

如图为沈今声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这一作品

A.旨在引导农民投身于农业生产 B.意在宣传人民公社化的美好前景

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反映新中国变革年代的社会动员

 

D 【解析】 考查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图中画面对比及图中的文字“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可知,这个宣传画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用来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合作化,参加农业生产合作化,走集体化道路的,故D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已经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投身农业生产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宣传画的作用在于对比个人与集体劳动的差异,不是强调人民公社化,B项不符合题意;1954年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故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1946年9月~1948年8月中国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法币与美元汇兑比例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美国对华的经济掠夺加剧 B.中国对外贸易占据了优势

C.国统区经济逐渐趋于恶化 D.国统区人民大量抢购美元

 

查看答案

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鲁迅的《呐喊》、《阿Q正传》和《祥林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和《秋》,都是以白话文形式呈现的经典之作。此类作品,文学史界名之日“启蒙主题文学”。该“启蒙主题文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

A.彻底推倒了“孔家店”的根基 B.废止了文言文而推行白话文

C.充分暴露了中国人的劣根性 D.大大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查看答案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的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融汇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这种“移花接木”的运动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正式勾结

C.导致了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起步

 

查看答案

自1709年起,清政府根据当时西藏的情况,派官直接管辖西藏事务。1884年,清政府改变了以往“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在新疆设立行省。在“新政”期间,清政府将东北三省的军府制改为行省制。这表明清政府

A.已有效防范外国势力的侵略 B.近代民族国家观念有所加强

C.仍然有扩大统治区域的意图 D.通过巩固边疆抵制国内革命

 

查看答案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大幅度提升伦理精神的地位,认为伦理问题是解决政治问题的关键,上古“三代(夏、商、周)”之治完美地展现了这种伦理的底色,因为只有回归“三代”之治,全面恢复。古制”才能建立起理想社会的架构。这说明

A.先秦政治制度建立实现了社会安定

B.宋明理学家的政治理想脱离了现实

C.理学家们重视思想上的复古及完美

D.宋明时期的道德价值重于政治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