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回...

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5世纪之前,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领先,从此之后在几百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层面上。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中叶,我们才开始憬然于“船坚炮利”的“夷之长技”对中国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到了19世纪末期,才又进一步认识到,在物质层面的后面,也还有社会政治体制的问题。稍后又意识到,不仅有社会政治体制问题,而且还有理论方面的问题,于是,20世纪初就呈现出大量宣扬西方思想理论的潮流。

——何兆武《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之后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物质层面”、“社会政治体制”、“理论方面”的主要事件,并总结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的特点。

(3)材料三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

 

(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僵化保守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列强的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理论方面:新文化运动。特点: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渐进过程。 (3)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十月革命”道路)。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均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在15世纪之前”“中国在近代化的进程上远远落后于西方,不但在物质层面上,也在思想层面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明清时期经济模式、思想观念、政治制度、对外政策以及列强的侵略等分析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物质层面的学习是指洋务运动,社会政治体制的层面可知是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理论层面的学习是指新文化运动。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所学可知近代西方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因此特点可概括为由表及里以及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知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从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均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4101亿元,马云曾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这说明互联网

A.改变了人们生活观念 B.方便了人们交流交往

C.取代了传统商业模式 D.提升了人们消费能力

 

查看答案

1970年某期《红旗》杂志载文:“……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美梦。”这一伟大胜利是指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飞船升上太空

C.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

C.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查看答案

“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垔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得益于:

A.文艺发展的自身规律 B.“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

C.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D.扫盲教育的大力实施

 

查看答案

二战后,影视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 B.因“冷战”需求应运而生

C.是社会风尚变化的回应 D.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