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早期维新人士宣传“西学中源说”。王韬说“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

早期维新人士宣传“西学中源说”。王韬说“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黄遵宪认为,西方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源于先秦的墨家学说。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天朝上国观念仍未改变

B.顽固守旧势力依旧强大

C.出现西学思潮泛滥现象

D.中学为体思想成为主流

 

B 【解析】 “西学中源说”“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西方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源于先秦的墨家学说”说明当时宣传学习西方的思想都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寻求根源,侧面说明晚清时期顽固派势力的强大,故B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天朝上国观念的依然存在,A错误;材料中说明西学引入中国的阻力较大,不是说明出现西学思潮泛滥现象,C错误;维新人士并不是宣传中学为体的思想,说明中学为体思想并没成为主流,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弗兰克综合众多英、美、日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测算出从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凭借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7000吨—10000吨,“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这一研究成果

A.与教材叙述海禁政策的史实相冲突,难以置信

B.虽有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支撑,仍是一家之言

C.依据的均是二手资料,还需考古成果的补充和确认

D.从外国的视角研究中国,能驱散包裹中国的保守迷雾

 

查看答案

明末的徽商利用王阳明“四民异业而同道”的思想,大力宣扬商业利润是源于对“道”的追求。这反映出当时的徽商

A.严厉批判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经济利益与诚信的统一

C.利用封建伦理开拓市场 D.力图建构商业的价值观依据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从九卿到六部的演变情况。这表明

A.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削弱 B.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查看答案

史学家赵俪生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度概括为三个拐弯。其中的“第三个拐弯,发生在公元8世纪之末,绵延至第9、第l0世纪。它冲破自然经济的锢闭,是货币交流逐渐增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的一个转折点”。这一观点强调

A.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B.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

C.经济发展的活跃性

D.经济形态的突破性

 

查看答案

与前代相比,唐代均田制下一般女性被排除在授田范围之外(不再授给永业的桑田),原本可以计口授田的奴婢、牛也部分被排除在外。由此可知唐代

A. 女性进行移居相对自由

B. 土地公有制度遭到极大破坏

C. 世家大族势力得到强化

D. 长期和平促使人地矛盾显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