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A. 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

B. 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C. 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D. 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D 【解析】 依据材料“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可知皇权的实施受到相权的制约,故D正确。材料中的信息不是分散相权,A错误;古代属于君主专制,不是民主决策方式,B错误;材料“斜封墨敕”体现的是相权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与办事效率无关,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查看答案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陈胡公属于西周时受封的

A. 王族

B. 功臣

C. 先代贵族

D. 周边归顺贵族部落首领

 

查看答案

    材料  在晚清数学家中,李善兰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人。李善兰的主要数学成就有:尖锥术、垛积末素数论。在西方的微积分未传入的情况下,李善兰独自用尖锥术发现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等。他所使用的求对数的方法,比传教士带进来的方法要高明、简捷。一般认为,在李善兰的尖锥术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数学完全可以走上解析几何、微积分的近代数学的道路。1852年,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相识,两人通力合作,先后译出《几何原本》后9卷(1858年),《代数学》(1859年)《代微积拾级》(1859年)等数学著作。《代微积拾级》是中国第一部微积分译作,影响巨大,其中使用的微分、积分、函数、级数、曲率等名词均始自此书,沿用至今,李善兰成为近代中国科学的先驱和传播者。1868年,他应召到北京,在同文馆担任数学教席,官至三品,但他淡于利禄,潜心于数学教学和研究。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善兰投身近代数学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李善兰对于中国近代数学的贡献。

 

查看答案

    材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为了促进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专门列有“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管制度”、“托管理事会”三章。对非自治领土(即殖民地),宪章要求“按各领土及其人民特殊之环境,及其进化之阶段,发展自治”,而对于托管领土,宪章则明确要求应“增进其趋向自治或独立之逐渐发展”。宪章规定,联合国应监督前国联委任统治领土、与战败国脱离的殖民地、以及其他非自治领土上的人民实现自决的进展情况。联合国所提出的自治和自决原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面貌的改变。它为战后的非殖民化发出了信号提供了合法性,促进了世界的非殖民化进程。战后十余年间,世界范围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此导向不无关系。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准则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自决”成为国际准则的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  唐朝初年,尚书省的地位明显高于中书、门下两省,尚书仆射成为了群相之首。到了贞观年唐太宗有意减轻尚书仆射的权力,并最终将其架空;同时委派亲信重臣主持门下省的工作,又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使三省长官同堂议事,这就确立了三省长官并重的局面。而中书省有草拟诏书之权,于是政事堂的权力逐渐偏重于主拟诏书的中书令身上,后政事堂也迁到了中书省,其地位已在尚书、门下之上。从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中书令和侍中开始兼任尚书省的长官。由于当时具有宰相身份的人非常少,而尚书省的长官都不具有宰相身份,所以具有宰相身份的中书和门下的长官便把决策和行政两项工作结合在了一起。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也就宣告了唐代前期理想的三省制的结束。

——摘编自罗永生《唐前期三省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前期宰相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前期的宰相制度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