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此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官办% 民办%...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此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A.明清时期官办教育体系日渐完善 B.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

C.书院逐渐被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 D.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B 【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知,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增加,而民办书院比例减少,表明了政府加强思想控制,B正确;西汉时期官办教育体系日渐完善,A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从宋代到清代“官办”书院比例增加,而民办书院比例减少,而不是“书院逐渐被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C与材料无关;表格中民办书院比例下降,无法说明“商品经济发展” ,D说法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的话说明

A.古代中国没能实现向近代科技突破

B.古代中国缺乏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

C.古代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D.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脱离实践与社会结合不紧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明清官员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

D.明清时期的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查看答案

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看出

A.戏曲已经成为伦理教化的主要途径 B.戏曲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戏曲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主要途径 D.戏曲具有休闲娱乐功能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反映他

A.主张学校应该专注于道德教化 B.批判儒家伦理纲常

C.主张学校应该评议国政是非 D.重视推广儒家礼俗

 

查看答案

在文化史家的眼中,宋诗是一个思虑精微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宋人忘象得意,以意索理,冷静地对外在物象展开概念化思考,进而从凝思中省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底蕴。宋诗的这一特色

A.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刻影响

B.表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节

C.反映了宋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D.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