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

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B.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

C.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

D.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

 

B 【解析】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直接阅读《圣经》,用德语(或民族语言)传教。客观上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主观上传播了新教,解放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从而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故B项正确;A是启蒙运动的思想;路德没有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排除C;D中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查看答案

二重证据法是将“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相互印证的一种研究方法。以下相关史料的比对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蒋庄遗址与《回忆蒋庄遗址的发掘》

B.汉代画像砖上的黄帝像与远古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殷墟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

 

查看答案

宋人偏爱画竹,如北宋文人画家文同,他在画作《咏竹》中赞扬竹子具有“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品格。苏轼也以竹的品格来比喻文人的节操:“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这折射出宋代文人画

A.注重展现作者的独特个性

B.重视形似与神韵的高度统一

C.体现现实主义的绘画理论

D.表现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

 

查看答案

如图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唐代画家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宋代摹本,描绘的是天宝末年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盛装出游的情景。有人认为这是唐代“曲眉丰颊”画风的经典之作,画中人物体态丰腴,动态优雅:有人则认为画中情节印证了唐代贵族生活奢靡的事实。据此可知

A.作品再现了初唐的社会风貌 B.历史研究角度影响历史阐释

C.作品反映了唐代开放的政策 D.唐代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查看答案

王阳明认为“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开近代中国民主启蒙思想之先河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D.与古希腊思想家“人是万物的尺度”异曲同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