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海者,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

“海者,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海禁”政策的恶果

B.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

C. 对外贸易无利可图

D. 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材料反映明朝以前出海贸易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居民的衣食之源。明朝初年起,“海禁”政策推行,使沿海居民生活影响严重,在明朝中期倭寇成患形势下,东南沿海居民甚至成为倭寇的主体,可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海禁”政策的恶果,故选A。朝贡贸易体系属于官方的对外贸易,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有关“市”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

B. 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

C. 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

D. 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监管

 

查看答案

汪应庚(1680一1742年)是清代一位典型的徽商,他通过从事利润很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同时贾而好儒,积极从事慈善事业。这反映了当时

A. 商人普遍重视慈善造福乡里

B.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C.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

A. 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 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查看答案

(题文)宋代法律规定,在田产交易前,买主需要通过中人验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凭证;订立土地买卖契约时,要明确写明买卖田产的四至、亩数、价钱及交易年月;立契付钱后买卖双方还须把契约送至官府验证、盖印。这反映了宋代

A. 土地交易受到严格限制

B.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

C. 政府重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D. 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查看答案

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油坊等。这说明当时

A. 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形成

B. 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

C. 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

D. 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