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

据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珀杜研究,在18世纪60年代,抵达广州的外国商船平均每年只有20艘,到19世纪40年代增长到300艘;在1760年至1840年期间,抵达广州的外国人的数量,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三四万人。发生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徽商和晋商对外贸易扩展

B.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工业革命后对市场的需求

D.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因此广州成为了当时中国的外贸中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清政府当时严格限制民间对外贸易;C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对市场的需求不是此时期广州贸易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D选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时期,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人转变的根本因素是

A. 各国税制的改革

B. 私田的出现

C. 铁器牛耕的推广

D. 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唐朝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

B. 唐朝时安西地区丝织业的发达

C. 白银成为唐时普遍流通的货币

D. 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

宋朝出现《清明上河图》这一不朽之作,其根本原因是

A. 画家的风格和技巧的成熟

B. 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C. 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 人民对风俗画的需要

 

查看答案

下列对我国古代丝织业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 甲骨文中有“蚕”说明丝织业最早出现于商朝

B. 北宋时期我国的丝绸外销最远不可能到达非洲

C. 我国历史上的丝绸外销数量激增应开始于西汉

D. 明清时期苏州和扬州已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查看答案

《北齐书》记载了当时一种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被称为

A. 灌钢法

B. 镶嵌工艺

C. 炒钢技术

D. 高炉炼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