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的社会状况,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故C正确;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不符合材料,故A错误;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当中没有民主主义的说法,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发表于1848年

B. 作者是马克思、恩格斯

C. 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想走向现实

D. 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到:”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以此文的发表为开端的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维新变法运动

 

查看答案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这一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是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

C. 《渔光曲》

D. 《风云儿女》

 

查看答案

汉字是历史悠久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的文字。其演变发展脉络为

A. 篆书﹣甲骨文﹣楷书﹣隶书

B. 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C. 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

D. 篆书﹣隶书﹣楷书﹣甲骨文

 

查看答案

关于维新变法,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曾这样说:“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 林则徐《四洲志》

B. 魏源《海国图志》

C.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D. 梁启超《变法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