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

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城市化水平提高

C. 农村经济的凋敝

D. 城乡差距的扩大

 

A 【解析】 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的出现表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于这些新的经济因素首先出现在城市,而后向农村扩展,导致了城市领导农村局面的形成,体现的实质问题是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水平、农村经济状况、城乡经济差距的前后对比情况,故B、C、D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表:1840——1894年间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59732.7

60471.0

58915.8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143.4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据此可以推断

A. 民族工业的勃兴推动农产品商品化

B. 小农经济遭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C.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D. 欧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原料掠夺

 

查看答案

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黄宗羲没有“戎狄豺狼”的种族对立观念,而是认识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反映出

A. 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

B. 清初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

C. 清初统治者注重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

D. 黄宗羲要求限制君权的思想得以实践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也可对所评议人物随时予以升品或降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社会隐藏着腐败的人为因素

B. 中正成为评定官品的最重要环节

C. 政府在选官上起着决定作用

D. 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

 

查看答案

右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

B. 阻碍了当时农业经济发展

C. 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D. 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A. “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

B.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

C. 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

D. 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