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

A. 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

B. 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

C. 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D. 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

 

C 【解析】 根据材料“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诸国”,可以得出传统华夷观念仍然影响清政府外交行为,故答案选C项。A项不符合本题主旨,且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清政府不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冲突,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朝的地主与佃农有上下尊卑之分,“主犯佃照凡人减一等,佃犯主照凡人加一等”;到了清朝,租佣制进一步发展,佃农与地主“系平等相称,并无主仆名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佃农的政治权力大大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新社会经济关系正在孕育

D. 程朱理学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查看答案

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

A. 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 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C. 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D. 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查看答案

在商朝,征伐、祭祀、施政等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西周时期,君主管理国家往往关注百姓的议论。这反映了

A. 商朝政治制度被西周抛弃

B. 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

C. 西周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

D. 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材料三: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用黄金来增加收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的西欧黄金严重缺乏。《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欧洲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摘编自孙梅《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困惑》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说明这一政策能够实行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