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中国梦”是

A. 希望皇权至高无上,强化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

B. 准备开创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专制

D. 废除丞相制,取消中央及地方官员世袭制,选贤任能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秦始皇”,结合所学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错在开始,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产生,C项是唐朝,D项废宰相是明清时期,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6年,汪叔棣在其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认为:“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由此可知,汪叔棣认为

A.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 九一八事变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 二战开端于1931年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查看答案

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朝遗臣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半岛北部,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即“箕氏朝鲜国”。与“箕氏朝鲜国”建立最为类似的是

A. 周公长子伯禽建立的鲁

B. 功臣姜尚建立的齐

C. 微子建立的宋

D. 召公之子受封于燕

 

查看答案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 甲午战争

B. 黄海海战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反割台斗争

 

查看答案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下列对相关史料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