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可知,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三权”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三权分属不同的部门并且互相制约,达成一种平衡的状态。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的是议会对总统的限制,无法体现总统对议会的制约,不能体现相互制衡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的原则,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的原则,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左舜生认为:“辛亥革命是合政治与种族的两个因素而形成的,其成功只限于种族的一面,而政治则四十年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显著的成绩。”该观点

A. 肯定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

B. 承认政治民主化取得突破

C. 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 不满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失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 革命任务不明确

B. 指导思想不科学

C. 革命目标不清晰

D. 具有空想性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必有我可自立之道,然后可以致人而不致于人。”梁启超的话意在强调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 清政府一味依靠国际调停,贻误战机

B. 清政府对战争没有预见,缺乏充分准备

C.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纵容和支持

D. 清政府始终坚持避战求和思想

 

查看答案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天津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