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

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A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制定,调整了农轻重比例,故A正确;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排除;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排除;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

A. 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

B. 近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

C. 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

D. 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

 

查看答案

建国以来农村曾盛行两幅春联:“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据此判断两幅春联所处的时期分别是

A. 新中国成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 土地改革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新中国成立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

D. 抗日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

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A. 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B.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 “文化大革命一到实施拨乱反正

D. 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户、98.8%的职工、9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户、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 社会主义工业化

B.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查看答案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强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