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表 姓名 陈独秀 高一涵 刘叔雅 高语军 潘赞化 谢无量 易白沙 籍贯及主要社会...

姓名 

陈独秀

高一涵

刘叔雅

高语军

潘赞化

谢无量

易白沙

籍贯及主要社会背景

安徽怀宁人

安徽六安人,与陈独秀在东京交往密切

安徽合肥人,与陈独秀在东京交往密切

安徽寿阳人,与陈独秀交往密切

安徽桐城人,一直与陈独秀并肩作战

四川人,长期居安徽芜湖,与安徽知识分子熟稔

湖南人,长期旅皖,与皖政界和文化界关系密切

 

 

表1为1915年9月--1916年 2月期间《青年杂志》主要撰稿人情况,这表明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A. 未能突破传统社会未缚

B. 深受皖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C. 借助传统纽带聚合力量

D. 传播影响所及的地城有限

 

C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初期主要撰稿人与陈独秀交往密切,或者与安徽知识分子关系密切,这体现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借助传统纽带聚合力量,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皖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佛教传入中国后,观音曾一度保持着印度佛教信仰中极富宗教威严的“伟丈夫”形象。但唐宋以来,观音逐渐转变成了和蔼可亲的女性形象,成为慈悲善良的化身。这

A. 背离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B. 推动了佛教进一步传播

C. 吸收了理学的思想资源

D. 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形成

 

查看答案

曾以“夷狄”自居的楚人,在春秋中后期将其先祖追溯至同中原政治联系更为密切的祝融,到战国时期再将其先祖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颛项,同中原炎黄世系建立起直接血缘联系。这一过程反映了

A. 宗法制趋于强化

B. 华夏认同逐渐扩大

C. 分封制已经瓦解

D. 统一格局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1970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山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的对象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土,招生办法为“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一做法

A. 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

B. 体现了“民族的大众的“教育

C. 导致大学教育形式化、政治化

D. 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教育质量水平

 

查看答案

“他整合了各种科学发现和方法,对宇宙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描述,即宇宙是遵循可测址、可预测的机械规律面运转的。”“他”是

A. 牛顿

B. 法拉第

C. 伽利略

D. 巴斯德

 

查看答案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多次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时的中国

A. 已经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B. 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时期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开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