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二战后的英国出现了文学流派‘愤怒的青年’,随后,在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这些文学流派
A. 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B. 反映青年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C. 体现二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
D. 均带有反社会反传统的色彩
夏尔·波德莱尔说:"它既不是随性地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随着自己的心走”。与他这一创作理念相符合的是
A. 《人间喜剧》
B. 《巴黎圣母院》
C. 《等待戈多》
D. 《约翰·克利斯朵夫》
它的发现使人们看到的结论就是:四维弯曲时空、有限无边宇宙、引力波、引力透镜、大爆炸宇宙学说以及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黑洞等。“它”是
A. 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伏尔泰讴歌和费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他惊叹:“早在四千年前,我们还不知读书识字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我们今日拿来自己夸口的那些非常有用的事物了。”伏尔泰推崇和赞美中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文化自身的优越性
B. 利用中国文化批判和改造法国旧制度
C. 他以善意和宽容的精神对待外国文化
D. 法国社会的黑暗统治
霍布斯认为:“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够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这种观点
A. 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
B. 体现了权力分立原则
C. 指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正确的分析了国家的起源
一天,马丁·路德在研读《圣经》时,看到“义人必因信得生”时,突然觉醒到原来人的得救只是因为他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的思赐,由此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这说明马丁·路德
A. 意图恢复基督教的历史传统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人的自主性
C. 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D. 传播和发展了理性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