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曾经说过: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道路上,巴黎公社“走了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苏维埃政权走了第二步”。对列宁所说的第一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无产阶级首次发动的武装起义
D. 人类史上首次推翻封建制的民主革命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 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B.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 |||
时间 | 工人 | 农民 | 其他 |
1927年4月 | 51% | 19% | 30% |
1928年 | 10% | 76% | 14% |
A. 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B.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19年春夏之交,“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
遍的表露。”这场运动是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太平天国运 D. 国民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传统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A. 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清除了欧美列强的在华势力
C. 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D. 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