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联合会的发刊词明确指出:学生界知道中华民国是国民公有的,不是一...

五四运动之后,学生联合会的发刊词明确指出:学生界知道中华民国是国民公有的,不是一二人所私有的。学生既然是国民的一部分,就有预闻国事之权。这表明五四运动

A. 使学校成了政治机关

B. 使学生取得了国民身份

C. 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觉悟

D. 增强了学生支持政府的意识

 

C 【解析】 根据材料“学生既然是国民的一部分,就有预闻国事之权”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青年知识分子民主观念的觉醒,使其关注国家政治主动意识增强,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体现将学校变为政治机关的主张,排除。B项,学生本身为中国国民,并非由五四运动赋予,故排除。D项,题干旨在体现青年学生的民主政治意识,与是否支持政府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民报》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A.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C.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D.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查看答案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 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C.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查看答案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满清政府 B.封建制度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查看答案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