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英贸易中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海关管理权的丧失
B. 大量英国商品运销内地
C. 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D. 英国商品免交内地税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逐渐被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这三个阶段依次实行的制度是
①分封制
②三省制
③内阁制
④三公制
A. ①④③
B. ①②③
C. ④②③
D. ④③②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 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终唐之世,科举制度特别是进士科逐步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通过科举取士,经过吏部考试任官,再历经在州、县任职的锻炼考验,具备决断军国大事的才能和智慧,方可为相。这表明唐朝丞相选拔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才学与实践经验并重
B. 通过科考是必经途径
C. 重用文官而忽视武举
D. 把实际政绩放在首位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中正评议人物时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南朝时期,中央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成了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世家大族完全垄断了中央的权力
B. 原选官标准被彻底废除
C. 中正官开始成为世家大族代言人
D. 中正官的权威日益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