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 扩大了政权基础

B. 摧毁了门阀政治

C. 促进了社会公平

D. 与人才培养脱节

 

D 【解析】 材料中“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家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说明了晚唐时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寒门书生,缺乏必要的从政素养,只会专心经籍文学,不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由此可见,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与人才的培养脱节,故D项正确。这段材料主要指出了科举制在人才培养上的局限,没有涉及科举制的积极作用,故AC两项错误。门阀政治不是科举制摧毁的,故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该时期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君臣相见的礼节在不断地完善

B. 封建等级制度越来越趋向森严

C. 皇权独尊,专制政治走向极端

D. 相权逐渐削弱,君权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东晋人葛洪评论察举制:“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东汉末年的察举制

A. 是世官制的延续

B. 为科举制所取代

C. 其弊端日益突出

D. 具有历史进步性

 

查看答案

淳于越曾向秦始皇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据此判断,淳于越主张实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县并行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示意图,以下选项是关于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其中最为适当的是

A. 周天子为晋国大宗,晋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齐国国君是齐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燕国国君则是燕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 周天子为一族,燕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